今日图片

猩球崛起

今日图片

历史上的今天

1829年5月10日,著名英国物理学家和医师托马斯·杨逝世。杨研究眼睛的疾病,对光学发生了兴趣。1802年完成了著名的杨氏实验,证实了光的干涉现象;而后又用光的波动性理论解释薄膜的色彩,把颜色和波长联系起来;研究色彩问题,提出三原色是红黄蓝。后来这一理论被德国物理学家亥姆霍兹加以发展,被称为杨-亥姆霍兹三色理论。

1860年5月10日,德国著名化学家本生和基尔霍夫向柏林科学院正式提出报告:通过光谱分析,发现新的碱金属元素“铯”,意为蔚蓝色的天空,因为铯在光谱中显现出美丽的蓝线。

1925年5月10日,世界上第一座天文馆在德国慕尼黑建成启用。

1953年5月10日,宽银幕立体电影正式在纽约问世。这种电影须用三架放映机同步进行,观众戴上特制眼镜,就可看到三维空间影像,产生立体感。

1982年5月10日,我国著名的经济学家、教育家马寅初逝世,终年101岁。他早年在美国获得经济博士学位;1915年回国,曾任北京大学校长;在50年代,马寅初最早提出中国控制人口的重要性,但遭到了粗暴、错误的批判;1979年,马寅初及其人口论得到彻底平反并被恢复名誉。

最新随笔

我的 2023

2023/12/31 23:34:56

岁月如梭,时光荏苒,一眨眼一年已经过去了”——是小学时作文的常用开头,如今写下这段文字,心态已完全不同——少年时那是又变大了一岁,憧憬自己工作后能干出一番事业,现在则是又变老了一岁,回首一路走来的痕迹,原来平凡才是唯一的答案。据科学的说法:随着年龄的增长,人们积累了更多的记忆和经验,这使得新信息与已有经验的比对变得更加迅速和自动化。结果是,老年人对于常见事件的新鲜感减少,这种“见多识广”的感觉使时间似乎在加速流逝。于我而言,几乎每天的日程就是上午批本子、下午上三、四节课,晚上回家在电脑上整理资料,果然一年里倒有 8 个月过得像 1 天。素来不喜欢把“我老了”挂在嘴边,只是今年有点特殊,到了明天就将成为“五旬老汉”,成为别人眼中的“老教师”,心中忐忑,不知是否担得起“”字,万不可成为《围城》中高松年那样的“老科学家”。

1 月:看了电影《阿凡达 2》,不由想起 2010 年的第 1 集,当年确是惊艳,但也就是针对 3D 效果,情节上没什么突破。之后几年的 3D 电影只是作为提高票价的一种手段,我宁愿选择 2D 版本的,而这几年几乎就没什么 3D 影片了,算是一个失败的科技。

作为对碎片阅读、电子阅读、短视频的抗争,时隔多年又重新订阅了一年的《三联生活周刊》,想通过阅读纸刊上每期的主题长文避免思维的退化,实践下来效果一般,年底看着一摞 50 本不会再看第 2 遍的杂志,只能当废纸卖掉。

2 月:淘宝上买了一个账号,试了试 2022 年 11 月 30 日发布的 ChatGPT。让它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做物理题,做了几道选择题,存心不给它图它也会做!可能会做错,但分析过程说得头头是道;人工纠正时它会虚心接受,并说出自己做错的原因,再问它一遍,它还是会犯同样的错误,那我就放心了,至少在这几年中,人工智能不会取代物理老师了。ChatGPT 只是在大数据的支持下根据概率给出下一个词,并不算真正的智能,躺在我微信收藏夹里吃灰的 《ChatGPT 的工作原理,这篇文章说清楚了》只看得懂前面一小部分。不过,每当要写个人体会、年终总结之类的正确废话时,我就离不开它了。希望能在不远的将来能进化出自动批改作业的功能,前两年还觉得很难,现在 ChatGPT 的表现让我觉得成功的可能性很大。

5 月:送走了第 9 届男生班,接下来上海物理高考又要有新的变化,可以第 2 次做个高考成绩统计了:本轮上海高考题型改革源自 2017 年,至今已进行了 7 次,我带了 6 届高三,有高考分的为 294 人,等第均分 51.97,相当于 C 档。没有 A+ 的学生,虽然我也知道 A+ 不是靠你教就能教出来的,还涉及临场发挥和一定的运气成份,但总觉遗憾。自认为优秀的学生在牛校里可能也就是平均水平吧。

明年开始上海高考题又会有所调整,虽说大家已普遍接受了情境化命题,但相对于其他省市的高考,上海这种“项目化命题”步子迈得有点大了。

7 月:韩国一个科学家团队宣布他们发现了全球首个室温常压超导材料,由于之前有过类似的新闻且证伪了,且一看到是韩国团队,心中就会打个疑问,果然事后证明该发现并未复现。9 月网上出现了一系列中国突破光刻机技术的文章,关键词是“SSMB-EUV“、“光刻厂”等,看得我是心潮澎湃,没想到过了不到一个月也被证明是自媒体的极大夸张。唉,作为理科生有时也会由于立场而失去了客观性,以后还是“让子弹再飞一会”。

8 月:每年一次的自驾旅游,今年是河南,20 多年前来过,故地重游,每个地方都发展得更好了。

9 月:又迎来了第 10 届男生班,发现自己从 2012 年第 1 届带起,总共已带了 9 届高三男生班了(这并不是什么荣誉!而是……),同时还跨头高二第 11 届男生。成绩上来说两者脚碰脚,但可能第 10 届学生是从高一带起的,性格不错,而第 11 届简直就是带不动!稍微难一点就躺平了,现在流行的说法是心理上出现了波动。据新闻报道,美国对于中国的崛起,这几年从愤怒——期待贸易战打垮中国、到焦虑、到沮丧、最后接受现实,学会与中国共处,这不就是我这个学期的心路历程吗?——从刚接手时几乎每节课都要大嗓门骂这骂那,到了年底开始接受现实了。

10 月:因疫情停办了 3 届的校运动会重开,除了物理老师的传统项目——按秒表,参加了所有项目:50 米接力短跑差点大腿抽筋、跳短绳时鞋带松开、只有长绳还算发挥正常。

11 月:参加了上马健身跑。在马拉松项目上,45 ~ 49 岁这个年龄段的跑者最多,原因是:“人到中年,他们开始意识到自己的生命是有限的,然后,就受到惊吓。变老的过程中,人们会开始自省,反思时间的流逝,自己还剩多长时间,该干些什么。这个过程容易让人焦虑,再加上抑郁、压力和对生命的倦怠感,压力不断累积。面对中年的焦虑,越来越多中年人不再死抓着青春的尾巴不放,而是开始挑战一些“年轻人做的事”——耐力赛和极限运动,从而不断逼近自己生理上的极限。”说的不就是我嘛

12 月:生日当天逛了福州路,从河南路口一直走到了西藏路口。小时候觉得很长的一段路,现在怎么觉得好短。来到装修完毕的上海书城,已不是以前的感觉——三楼之上一排排书架排列在整个大厅,而是被一个个格子间分隔开来,绕得头晕,不甚喜欢,也许是我老了,不容易接受新鲜事物。

结婚 20 年(瓷婚)了。

年度好书:《视觉之旅——神秘的机器世界》。西奥多•格雷的每本书我都买,比起之前的几本偏化学,这本关注机械的明显更对我胃口。用精美的图片、3D 打印等手段介绍了锁具、钟表、衡器、纺织机械的原理,竟然还有一个专门网站 mechanicalgifs.com 出售书中提及的一些作品。


我的唧唧歪歪

2024/4/28 22:38:34

共青森林绕三圈

2024 年度的首场半马,本来的目标是 4 月 21 日的上海半马,但一如既往地中不了签。总觉得是不是组委会抽签时有所选择,一开始先吸引你参加——于是 2018 年抽中了半马和全马,2019 年抽中了半马——让你尝到甜头,然后大数据对我进行用户画像分析,发现此人并不真正热爱跑步,每次都是开赛前 1 个月才临时抱佛脚开始训练,赛后又刀枪入库歇一年,根本就不是可发展对象,然后此人就被抛弃了。幸好现在半马赛选择太多了,共青森林公园越野半程马拉松虽然参赛人数只有 1000 人,但还是轻易中签了,从收到通知的 4 月 17 日起,练了 3 次,每次 3 公里,4 月 27 日开跑。没太阳,有点毛毛雨,一开始还觉得不错,跑了才发现不妙,不像在柏油马路,森林公园中的石板路脚底打滑、弹格路硌脚、草地泥泞、还有小山丘。七公里一圈,跑三圈,最后几公里有了以前全马最后几公里的感觉,腿完全迈不动,是缺乏锻炼还是真的岁数大了?最终成绩 2:24:25,差不多是第一名的 2 倍,排名 561,比自己的 PB 1:59:13 差远了。

标题灵感来自于《忠孝东路走九遍》,大概也就 70、80 后知道这首歌了,自己记忆也模糊了,以为是罗大佑唱的,自己是在高中阶段听的,查了一下才知道是动力火车在 2001 年发布的,那时我已经工作了。曾经喜欢的另一首歌——童安格的《让生命等候》第一句就是“走在忠孝东路”,2009 年去台湾旅游时,曾想在忠孝东路上走一走,然后去逛逛诚品书店,最后因故没有实现。

沙丘 2
繁花
镜子
魔镜

2006 - 2024,推荐分辨率 1024*768 以上,推荐浏览器 Chrome、Edge 等现代浏览器,截止 2021 年 12 月 5 日的访问次数:1872 万 9823 站长邮箱

沪 ICP 备 18037240 号-1

沪公网安备 31011002002865 号